核心阅读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当代中国追文明之根、溯文化之源的大文章、大手笔,也是导引我们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指南,更是增强历史自觉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路径,其内在意蕴值得细细体味、深深感悟。
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了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了中华文明的关键地位,肯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显著成绩,指明了未来中华文明历史研究的根本目标,提出了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任务。这对于进一步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文明当代价值的最新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其重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追溯、特质的提炼、价值的总结。比如,2020年9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还说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这些重大成就为我们更好研究中华文明史、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了一手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社会、历史意义。”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中华文明的特质给予了非常精到的提炼,即“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对于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多个场合与讲话中反复强调,详加论证。早在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倡导,“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可见,重视中华文明的弘扬与挖掘,是党中央一贯的立场与主张。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给出了最新概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这是党中央首次从四个方面对中华文明给予概括,既体现了一直以来的基本观点,同时又赋予了新的内涵。“独特的精神标识”意在凸显中华文明的象征意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形塑了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构筑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贵在强调中华文明本源作用。无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还是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皆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其所深蕴的文化传统,早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屹立不倒之本。“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重在体现中华文明的深沉影响。它属于根植在全球华人彼此内心深处共同的精神财富,好比是“根”和“魂”一般,也是血脉相连、心灵契合的文化基因,可谓共同的精神家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全世界华人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所凭依的唯有不言自明的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要在倡扬中华文明的永恒活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
文明是检验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显著标志。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然而曾几何时,谈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就不能回避一个问题——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一直以来,我们学界缺乏足够的文献信史和考古材料来证明这一时间断限。既是民族之缺憾,更是迫切之重任。
由该问题延伸,便生发出一系列困惑亦需要面对与澄清: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这一延续至今的文明是如何起源、何时形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哪些特点?为何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为何会形成这些特点?中华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自上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大量考古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郭沫若、夏鼐、苏秉琦、李学勤等前辈薪火相传、孜孜以求,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2002年,这一持续探索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应运而生。该工程的总方针强调以考古学为基础,多学科联合攻关,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对中华文明的早期历史进行科学的论证,充分揭示早期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辉煌成就,回答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地域、过程、原因和机制等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扩展视野,探讨中华文明与周边地区文明化进程的互动,进而通过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总结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并进而对人类文明的研究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做出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
百年的艰辛积累,二十载不懈耕耘,数代学人齐心协力,探源工程冲破了西方学界既有的“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根据中国的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这恰恰符合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提出的“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经典论断。按照这一标准,探源工程提出,在距今5100年到4300年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阶段;提出了在距今55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的社会上层之间,形成密切交流,形成了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提出了各个区域文明之间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圈”等一系列很有突破意义的结论。
正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四个方面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学者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总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历程,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时限,体现了中国学界跨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技术水准,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给出了中国式的理论创新。堪称进展甚大,成绩显著。
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厚实的学理支撑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点要求。这四点要求层层深入,立意长远。面向未来,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当紧扣国家所需、时代脉动与现实工作,为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厚实的学理支撑。
第一,就现有成绩而言,“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探源工程的最终实现,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还存在很多重大课题去一一解决,如中华文明的开端、三皇五帝的属性、夏王朝的历史信度等问题目前尚未完全厘清;对一些事关中华文明来路和发展高度的关键性遗址如牛河梁、良渚、陶寺、石家河、二里头、石峁、殷墟、三星堆等,发掘面积还十分有限。
第二,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这势必要求研究者们必须勇于摈弃以往狭窄的学科界限,敢于破除固有的学科壁垒,善于消除长期形成的学科偏见,树立多学科交叉的自觉学术意识。真正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以丰富史料为基础,凝练重大学术问题,形成重大学术任务,在联合攻关中凝聚全新的学术共同体意识。
第三,重大的学术创新一定会催生重要的理论创新,“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这要求广大学术工作者、相关文保单位机构工作人员、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文明普及教育的时代需求与重大价值,勇挑讲述文明故事的重任,积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而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第四,展望未来,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即“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具体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提炼出三个“研究阐释”:“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这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道路研究高瞻远瞩的关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重大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入把握与理解中国道路的文明根底,显得尤为重要。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也肩负着发挥以史育人,“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的重要功能。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与往常诸如“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等表述不同的,可视作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也给理论界、学术界提出了非常值得探索的新议题。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源头活水”的提法,愈发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脉意义。我们应当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